液压软管总成设计要点
金属接头设计
液压软管总成的金属接头由芯和套组合而成。金属接头与软管连接形式有扣压式、可拆式两种。扣压式是软管与金属接头预装后,由外力迫使接头套在冷态下收缩至一定尺寸, 使接头与软管连接成一体。
扣压是通过有外锥的接头芯压缩软管,使软管紧贴接头套内锥, 形成较大结合力的连接。目前普遍采用此种形式。
可拆式可重复使用金属接头,但要控制软管尺寸精度, 受软管制作工艺及材料特性等因素限制,无法精确控制,因此,不常采用。
01 扣压式接头芯的设计
常用扣压式接头芯的结构型式, 有如图6所示的三种。
图6a圆弧沟槽型,结构简单,抗拔脱力低,常用于棉线、钢丝编织胶管。
图6b锯齿型,密封性、抗拔脱性较强。钢丝缠绕胶管、树脂软管、聚四氟乙烯软管常采用这种型式。
图6c密封和防拔分离型, 这种型式专门设计了防止胶管从金属接头中拔脱的结构, 密封段既起到密封作用, 又具有防拔脱功能,主要用于超高压钢丝缠绕胶管。
图6 扣压接头芯体结构
图6a 圆弧沟槽
图6b 锯齿形沟槽
图6C 特殊防拔脱沟槽
芯体设计时,外径尺寸比软管内径大0.2~0.5mm, 以保证一定的结合张量, 利于装配;芯体的长度应比套筒略长, 保证扣压后芯体与套筒等长(套扣压后的伸长量约为1~4mm ), 可避免软管损伤,减小接头内部预应力;芯体结构上, 槽、锯齿一般为3~7个, 深度取0.3~0.7mm为宜。深度过大, 扣压时容易挂伤软管内胶层; 深度过小, 扣压时软管内胶层鼓包、阻塞;芯体 芯壁厚常取1.5 ~ 4mm, 如19通径取2.6mm、25通径取2.7mm。芯的材质一般中、低压管选用20#、35#钢; 高压、超高压管用35#、45#钢。